当前,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,新材料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基石,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。为了实现我国在材料领域的自主可控,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显得尤为迫切。
国家之所需,盛虹之所向。盛虹始终致力于探索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的优势产业。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始终坚持聚焦主业,以创新为驱动,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。凭借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,我们在连云港市灌云县精心打造了芳纶新材料基地。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5000吨对位芳纶,目前正全力推进,预计年内即可投产,为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贡献盛虹力量。那么,究竟何为芳纶呢?芳纶,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呈现金黄色的高性能纤维,被誉为“黄金丝”,因其昂贵的价格而备受瞩目。它与碳纤维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,彰显了其在材料领域的卓越地位。
目前,间位芳纶(PMIA,1313)和对位芳纶(PPTA,1414)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芳纶类型。相较于间位芳纶,对位芳纶在力学性能上更胜一筹,同时其生产技术难度也相对较高。随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,芳纶市场需求量激增。尽管全球对位芳纶名义产能约为10万吨,但海外企业占据了约80%的份额,国产自给率和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,进口依赖程度较高。
那么,对位芳纶究竟有哪些令人瞩目的性能优势呢?它不仅强度高、模量高、重量轻,还具备耐高温、阻燃、绝缘以及抗老化等多重特性。正因如此,对位芳纶被誉为“子弹打不透、烈火烧不着”的神奇材料。正因这些卓越性能,对位芳纶在航空航天、移动通信、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,其应用场景广泛且不断拓展。
飞机垂尾、副翼、机体骨架等关键部位;汽车制造中的胶管、发动机齿轮、密封垫片以及刹车片等重要组件;信息通讯技术的光缆增强材料、新型手机电池等前沿应用;高铁、动车、地铁中的牵引电机、天花板骨架等核心部件。
随着进口替代战略的加速推进,国内芳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产业规模持续壮大,技术工艺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据中国化信预测,到2025年,全球和中国对位芳纶的总产能将分别突破5万吨/年和6万吨/年,中国地区的产能占比将提升至29%。
在政策扶持、企业自主创新以及国内能源成本稳定等多重优势下,国产芳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产能增长势头,跻身全球行业竞争前列。盛虹控股集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,他们以“1+N”战略为核心,致力于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,通过自主创新和与国内顶尖院所的合作,成功突破了关键材料的核心工艺技术壁垒,为EVA、POE、对位芳纶等国内空白或紧缺材料的国产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指引下,集团正紧跟2035新材料强国战略,全力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,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。